身边的朋友经常讨论这个,【深夜出令,眼睁睁看着局势变得更糟糕】 朋友
那天深夜里,咱们使馆突然就发出紧急撤侨的通知,消息一出来
那种感觉,就像平时看电影里那种紧张的场面
巴马科机场,原本还算可以疏散点人,结果一看,根本不够用,仓促之间,侬能想象得出来
就算安排了几班飞机,也不过就能疏散个一两百人,剩下的
陆路走,走那条死路似的路,穿越那些武装分子控制的区域
真是看着心里咯噔一下,知道这路走不得
更闹心的是,法国那帮老牌驻军,早就一脸狼狈,仓皇撤退,俄罗斯的瓦格纳雇佣兵也惨遭伏击
五个常任理事国在这儿,两个都栽了,老实说,这片土地
你说,咱中国是不是也遇到个前所未有的难题:真要出手帮忙
还是就看着自己人陷进去
要是不作为,心里又不踏实
毕竟咱们的侨民在那边也是长着
[马里这局,早就炸锅了]
讲真的,前几天
马里那边局势彻底失控了
那天晚上,咱们中国驻马里的大使馆,发了个很少见的紧急通知,叫所有在那边的中国人,“立马停工、停产,赶紧撤
早在几个月前,马里政府早就像个散沙一样,啥都管不了了
除了首都,其他地方变成了法外之地,武装分子、极端组织像“伊斯兰和穆斯林支援团”什么的,天天在那折腾,袭击外国人,很是是那些中资企业的矿区
根本是刀把子一样的危险
5月12日那天,纳雷纳金矿人袭击了,两个中国工程师被绑架
后来,咱们公司在那的营地,还纵火了
8月1日,中方的糖厂又被掠夺,武装分子还试图绑架中国员工
这些袭击,绝不是偶然发生的,而是有组织、有计划的
目标很明确:就是打击中国在那的投资
讲真的,马里控制着全国30%的黄金产量,2024年,黄金产量达到了36吨
出口收入占了全马的62%
警察都得六七个小时才能跑到案发现场,弹药短缺得厉害
巴马科机场一天最多能疏散500人,而咱们在矿业的中国员工,超过两千,陆路撤离的话,得穿越那些武装分子的区域
使馆还专门警告:千万别跑到郊区去,不然就别想安全了
[大国干预“坟场”——法国、俄罗斯的惨痛教训]
你说,这些年,马里这片地方
真是大国们的“试金石”
法国自从2013年开始驻军,搞了“新月形沙丘”反恐行动
十年过去,恐怖分子不但没少
法国那一套“重军事、轻发展”的策略,基本上就是在挖自己坟墓
搞军事,误伤平民,激起反感
到到最后,2023年,法国不得不灰溜溜地撤军
紧俄罗斯也想试试运气,派了瓦格纳的雇佣兵进去
想用“硬实力”稳住局面
可是,2024年那次伏击,84个士兵全军覆没
指挥官埃利扎罗夫也牺牲了
你说,这些私营武装力量,真是个“贼难用”的家伙,掠夺资源、激化矛盾
[咱中国的“上下为难”]
讲真的,咱们中国在马里这边
算是“扮演”着一个很微妙的角色
从2012年政变开始,局势就不怎么靠谱
到2023年,马里的过渡政府和北方武装的冲突
中国在那边投资了好多基础建设,矿业也不少,派去的工程师、工人、商人
起初,咱们也只是在外交上呼吁,组织点撤侨
可是,等到有人袭击了中资矿场,造成伤亡
很多人就说:要是中国只是撤人走人,那未来在非洲的投资和安全就变得很悬了
毕竟,非洲那些国家,安全形势一旦失控
咱们的钱和人都要搭进去
咱们也琢磨出点新招:不是直接用武装力量,而是用“有限介入”的办法
比如,找那些有中国背景的私营安保公司,帮咱们看住重点项目,派一些培训过的当地安全部队
还在巴马科附近建立了“安全保护区”,配备急救和撤离设备
这样一来,既保持了“啥都不插手”的原则
[走在“留得住”还是“走得快”的十字路口]
你说,这个策略,虽说挺聪明
一地方,西方那些国家,可能会说:你中国搞点“准军事行动”
非洲本土那些势力,也许会觉得:你们这是在搞“新殖民”
不过,咱们心里清楚,要想在保护海外利益的同时,又不踩到“红线”
不能啥事都用武力,要讲究点“软硬结合”,用人道主义和经济合作的名义
来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
就会陷入“被误解”的泥潭
要么,靠合作共赢,像个“新模式”;要么
继续走“被动防御”的老路
要知道,若能在尊重当地主权的基础上,搞出个更合理的方案,也许能为全球那些想摆脱“霸权”阴影的国家
不过,这平衡真不好把握
大国崛起,最难的,就是在“既要守住道德制高点”
又要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
像咱们这次的撤侨,实在是个大考验——走得快点,还是留得住
你看,那天使馆的通知一发,咱心里就像打了个鼓
越拖越危险,不能像平时那样慢慢商量了
要知道,马里那边的局势一日千里
咱们的侨民在那边,也都是普通人
家家户户都惦记着自己的亲人和事业
侬说得好,还是得紧急行动
不能再犹豫了,要是再拖下去
快刀斩乱麻,赶紧把人带回来
横竖都是,眼下这局势,咱们只能拼命往前赶
越快越好,别让人白白受苦
能平安地把所有人都接回来